
▼ 不會羅馬拼音的我,每次想寫點台文,總是很難下筆,況且拼音派別太多,不知學哪個?所以都用漢字來寫,但想適合的字想的快發瘋,畢竟不是專家。也在想選的字別人真的看的懂嗎?沒有標準,真是麻煩。
▼ 今天教育部選用漢字,去編纂了三百個常用詞供人使用,我非常贊同教育部的做法,姑且不論選用的字恰當不恰當,畢竟這是第一步,或許大家可以再來討論。而且有些字用久了習慣就好。
▼ 當然有了標準字還不夠,還有個重要的事:讓選用的字能在電腦輸入顯示,並加入台語輸入法,畢竟在這個時代若跟電腦脫勾,有等於沒有。教育部得再加點油。
▼ 另小意見:《臺灣閩南語常用三百詞》應正名《臺灣語常用三百詞》,百年以來,許多用詞已不同,而且請教育部別跨國界,閩現在不是你在管的,別太自大;也別太自悲,勇敢說出台灣吧。
▼ 『古錐』不如『古子意』;『貧憚』不如『頻憚』;『媠』不如『適意』;『慣勢』不如『慣習』,個人意見,參考就好。
相關閱讀:讓台文常用字生活化 (福爾摩沙OrzNews)
1 則留言:
民權東路路牌是羅馬字拼北京話,民權公園是羅馬字拼台灣話
張貼留言